仁济:上海滩最早的西医院(作者:彭晓亮 吴健熙)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上海通志馆 Author 彭晓亮 吴健熙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仁济:
上海滩最早的西医院
彭晓亮 吴健熙
1844年2月,即上海开埠后第二年,一家名曰“Chinese Hospital”的西医馆在老城厢大东门外开张了,中文名称“中国医院”,当地人习称之为“华人医院”。这就是仁济医院的前身。仁济医院是上海建立最早的一家西医医院,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西医医院之一。
1846年至1861年仁济医院初创时期的院舍
传教士洛克哈脱创办“华人医院
“华人医院”是英国人威廉·洛克哈脱创办的,当时他只有33岁。他有个中国名字叫雒魏林。1839年受基督教伦敦布道会派遣,洛克哈脱抵达澳门,并在那里学习汉语,后又在广州、定海、香港等地传教和看病施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入侵舟山,洛克哈脱遂赴舟山出任英军军医,1843年11月抵沪。次年在创办墨海书馆的麦都思牧师协助下,洛克哈脱的“华人医院”开张了,之所以取名“中国”或“华人”,是为了区别其专为旅沪外侨开设的私人诊所。
首任院长洛克哈脱(雒魏林)
洛克哈脱在上海行医之初,因医术高明、服务态度好,故求诊者络绎不绝,甚至远到苏州、松江等地都有慕名而来的人。“华人医院”不但诊治病人,遇有饥荒还开设粥厂救济灾民,1852年曾施粥达10个星期,1856年又逢饥馑,再次开粥厂。
但是,洛克哈脱在上海最出风头的倒不是创办西医院,而是由他引发了著名的“青浦教案”。1848年3月8日,他与另外两名传教士违反有关规定,擅自赴青浦县城传教,与当地漕运船上的水手发生争执,洛克哈脱手持文明杖将一名水手的脸擦伤,激起民愤,三人仓皇逃跑,却被追上来的几十名水手打伤。青浦县令闻讯派官差前往制止,救出三人,送回上海。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乘机要挟清廷撤换上海道台,惩办肇事水手。
不久,小刀会占领上海县城与清军交战,双方互有伤亡。无论清军还是小刀会,只要是伤员,洛克哈脱都一视同仁,主动救治,直至1855年战事平息。此前他曾突发奇想,与另一传教士伟烈亚力结伴,深夜潜入县城,劝说小刀会向清军投降,结果遭到严辞拒绝,无功而返。
1855年1月6日,清法联军与小刀会展开北门之战,英军在此役中保持中立。此图重绘于1929年,是关于小刀会武装叛乱期间描绘作战场面的唯一图像史料。
图片来源:Le journal de Shanghai,1929
“华人医院”初创时,因经费短缺,仅租赁一所民房为医院临时用房,规模小,设备简陋。1844年10月迁到小南门外所比较宽敞的住宅,能容纳20名住院病人。此时前来求诊者日益增多,自1844年2月至1845年底,累计达19000人次。
仁济医院迁至小南门后,向市民散发的免费施医的宣传单,落款为雒魏林(洛克哈脱)印章
病患日增使原有院舍不敷使用,再加上当时外侨都集中居住在洋泾浜至苏州河之间的黄浦江畔,那里是英租界,所以洛克哈脱决定将医院迁往英租界。1845年12月,他用诊所行医所得200块银元,在今山东中路与福建中路之间买下了一块约5亩半的地皮,再通过募集社会资金,于次年7月建成了一座飞檐翘角的中式四合院,权充医院用房。
这时医院成立了董事会,洛克哈脱被选为首任院长,后主持院务长达14年。这期间,洛克哈脱聘请一位名叫黄春甫的本地外科医师协助工作,又请黄医生兄弟黄开甫管理医院事务。
黄春甫
此时医务仅限于简单的外伤处理,如脓肿切开、引流及眼疾治疗等小手术。同时还为当地人广种牛痘并在江浙一带训练了一批种痘人员,以推天花预防工作。因洛克哈脱的出色工作,他被旅沪外侨誉为“仁济医院之父”。
1864年洛克哈脱回国,1896年逝世,享年85岁。他生前曾编著《在华之教会医师——二十年经验之叙述》一书,在近代中国西医学发展史上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
早在1857年,洛克哈脱回国休假前,就将医院托付给好友班哲明·霍布逊(合信)主持。霍布逊在医院工作仅一年,即因脑中风辞职。他主持院务虽为期甚短,但在向中国人传播近代西医学知识方面却卓有成效。在中国学者的协助下,霍布逊医生第一次将西医学著作译成中文,并募捐出版了800本中文医学字典和5000本现代医学丛书。其中于1858年出版的《西医概略》和《妇婴新说》两书,是上海最早问世的近代西医学著作。难能可贵的是,霍布逊在介绍西医理论与技术的同时,还编入了经典的中医疗法。这些医书现珍藏于上海历史博物馆。
19世纪50年代班哲明·霍布逊(合信)编译的部分医书
建筑师雷士德捐资建造医院大楼
霍布逊院长辞职后,先后由圣公会牧师顾惠廉及詹姆士·汉特森(韩雅各)医生主持院务。1862年,“华人医院”将位于山东路福建路间的院址出售,另在麦家圈(今山东中路一带)购进2亩多地基建造了一座西式房屋作为新馆舍,取“仁爱济世”之义改称“仁济医馆”,亦称“山东路医院”或“麦家圈医院”。
20世纪初,仁济医院在山东路的院舍
仁济医院男病房外景,1874年
新医馆为三层砖木建筑,门诊部与病房有遮廊天桥连接。1894年,仁济医馆租借基督教会房屋开设了拥有40张床位的女病房,由护士长海莉小姐(Miss Halley)主管。也就在这一年,海莉小姐以女病房为基地,开始培训中国女护士,并于1914年正式创办了仁济护士学校,这是上海近代史上第一所专业护士学校。
建于1907年的女病房
1914年,仁济医院女医院全体护士合影
图片来源:《上海市级专志·仁济医院志》
1914年创办的仁济高级护士学校校徽
图片来源:《上海市级专志·仁济医院志》
1904年,伦敦教会派谈文卜(笪达文)医生主持仁济医馆。他聘请华商名流为医馆名誉董事,商请这些富豪慷慨捐款,以作医院发展经费。至20世纪20年代初,医馆病房床位已增至200张,设内、外、妇、儿4科,并于1922年从欧洲引进X光机,成为沪上首家将此新发明仪器用于临床诊疗的西医院。与此同时,他还一改自1844年医院创办以来60年免费诊疗的惯例,开始向病人酌情收取医药费,但仍免费医治贫困病人。
谈文卜
当年上海人中肺结核、伤寒、痢疾等传染病流行,小儿麻痹症、风湿性心脏病、胃溃疡、肺炎等为常见病。谈文卜作为内科专家,尤擅诊治这些疾病,在沪上各中西医馆中处于领先水平。为感谢他对中外人士的健康作出的重大贡献,当时的中华医学会授予其永久会员称号,中国政府亦向他颁发嘉禾奖章。1926年,在一次高尔夫球赛中,谈文卜突发疾病去世,享年64岁。他主持医馆长达22年,成为仁济医院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院长。
早在1873年仁济医馆增建院舍时,即由著名旅沪英籍建筑师雷士德亲自设计他对医院怀有深厚感情。1924年,雷士德84岁高龄时,与仁济医馆签订了捐赠100万银两的协议,作为医院的改建费用,并另捐4处房产,将租金收入弥补医院日常开销之不足,以及为救济贫困病人之用。
雷士德
1926年5月14日雷士德逝世,时任院长巴帕德森(巴德巽)遵从遗愿,组织建筑委员会,一边拆除旧屋,一边购地建造新厦。
1926年,上海市山东路地区规划图,标明仁济医院的方位
图片来源:《上海市级专志·仁济医院志》
1928年,仁济医院新大楼建设工地
图片来源:《上海市级专志·仁济医院志》
1932年元旦,新厦在今山东中路145号落成,正式定名为“仁济医院”,英文名“Lester Chinese Hospital”,意即“雷士德中国医院”,以纪念“大善士”雷士德的慷慨捐赠。
1932年,仁济医院新大楼全景模型
图片来源:《上海市级专志·仁济医院志》
20世纪30年代,仁济医院新大楼竣工
图片来源:《上海市级专志·仁济医院志》
新厦为6层楼房,共设病床250张。其中头等和二等病房床位较少,且费用昂贵,专为有钱人所备;三等病房较多,主要收治穷人。医院还从齐鲁大学医学院招聘了叶衍庆、兰锡纯等多名高材生,新设五官科、牙科、皮肤科等门诊业务,添置放射、手术、化验等先进设备,并在上海率先开设急诊室,配有内、外科值班医师,其他医院也争相效仿。从此,仁济医院进入了上海大医院行列。
外交家颜惠庆出任仁济医院盖事长
正当仁济医院快速发展之际,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1942年9月2日,日军占领当局在医院四周架设铁丝网,实行恐怖的“军管理”,包括医师、技师、护士在内的所有英籍职员被关进了“敌侨”集中营。医院被日本同仁会强行接管,更名为“同仁会上海诊疗班第二医院”,任命日本医生中山高志为院长,所有重要职务均由日本人担任。
日占时期的仁济医院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战前库存的药品、粮食、燃料等物资消耗殆尽,医疗设备及床铺、被褥、生活器具因“经济统制”而异常匮乏,房星长年失修,渐趋破旧。且医风日下,贪污腐败盛行,就诊病人剧减。骨科专家叶衍庆、外科专家兰锡纯、内科专家钱建初等一批中国医生为保持民族气节,不与日伪沆瀣一气,先后离开了仁济医院。
20世纪40年代,仁济医院骨科病房
图片来源:《上海市级专志·仁济医院志》
抗战胜利后,仁济医院改为中英合办,聘请16位华董、9位美董主持院务。1946年5月9日,仁济医院重事会正式成立,一致推选热心慈善事业、时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的颜惠庆为重事长,陈邦典为院长。
颜惠庆,字骏人,1877年生于上海,历任国民政府驻美、苏大使等职,抗战时期在上海从事慈善和教育事业。他当选事长后,对医院事务极其负责,亲自起草医院章程、修改年报等。
颜惠庆
颜惠庆还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来为医院寡集经费、寻求赞助。重事会在他主持下,通过定期举办茶会、鸡尾酒会、捐款人大会等活动联络各界人士。1946年10月,市长吴国桢、潘公展等社会名流也前来参加他举办的茶会。他还自己出资宴请好友,请他们为医院提供医药方面的援助,为医院货款提供担保等。
颜惠庆十分赏识陈邦典,认为他用率能干。的确,陈邦典主持仁济医院期间,非常重视医院管理。至今,仁济医院还保存着他为医护人员制订的12条《医德信条》,其中如:一、医者之一生,乃为他人而非为自己,不思安逸,不顾名利,唯舍己救人而已。除保全人之生命,治愈人之疾病,宽解人之痛苦外无他;二、对病者仅以病者视之,勿顾贫富贵贱或其他……六、对不治之病,仍求宽解其痛苦,保全其生命,乃医之职责者,弃而不顾者反于人道也,纵令不能救亦应安慰之,决不可告之以不治;七、尽量为病者减少费用……十一、医者应将病者隐情,严守秘密;十二、纵使遭受威胁,亦决不利用医学知识作违反人类之行为。这些“医德信条”至今还是医务人员的从业道德准则。
陈邦典
1950年颜惠庆逝世后,陈邦典不久亦辞去院长,由其弟陈邦宪继任。兄弟俩先后就任一家医院院长,在医学界传为佳话。
牛惠霖博士兄弟二救陈赓
说到仁济医院,不能不提及曾任副院长的牛惠霖医生。牛惠霖、惠生昆仲是宋庆龄的姨表兄,不仅医术高超,且医德高尚,两人先后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并先后出任中华医学会第五届、第八届会长。牛惠霖1907年大学毕业后,赴英国深造,获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为英国皇家外科学会会员、伦敦医院创伤外科主任,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在欧洲从事战地救护工作。牛惠霖1919年回国,仁济医院聘其为副院长兼外科主任。因其掌握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麻醉消毒技术、并治愈身患重病的英国驻香港总督而名重一时。1920年,牛惠霖、惠生兄弟合作,以两人名字命名,在祁齐路(今岳阳路)上创办了霖生医院。
牛惠霖(左)、牛惠生兄弟
1923年,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中国红十字会派理事长庄保之、医务长牛惠霖率救护队东渡救治灾民,由此获得日本赤十字会纪念勋章。
牛惠生1910年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获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18年回国,曾任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1920年返沪行医,1928年创办中国最早的骨科医院—上海骨科医院。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牛氏兄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积极组织战地救护,在上海、苏州两地设立伤兵医院。牛惠霖还出任上海地方协会救护伤兵第一医院院长,救治了大批伤病员,被誉为“中国医界之柱石”。
1927年和1932年,红军著名战将陈赓因腿部负重伤,两次来沪就医,均由牛氏兄弟精心治愈。1927年南昌起义后,陈赓率部南进,在江西会昌与钱大钧部激战,陈赓左腿3处中弹,膝盖处的肌腱及小腿的胫骨和腓骨都被打断。不久,陈赓与部队失去联系,经香港辗转至上海,住进了霖生医院。当年的租界法律规定,医生遇有枪伤病人须向巡捕房报告。陈赓得知牛氏兄弟是宋庆龄的表兄,且为人正直忠厚,便告之实情道:“不要去报告。我不是逃犯,是共产党。”牛氏兄弟立刻打电话向宋庆龄征询意见,宋庆龄回答:“请表哥尽力治好他。
此前陈赓途经福建汀州时,虽经当地福音医院院长傅连璋救治,将伤腿烂肉挖掉,腿算保住了,但骨头未接好,加上两个月来辗转奔波,伤势更为恶化,通常情况下只能截肢。陈赓坚决反对截肢,于是经牛氏兄弟一个月的精心治疗,终于没让陈赓落下残疾。此后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役中,陈赓右腿受重伤,1932年11月再返上海疗伤,又是牛氏兄弟为他治愈了伤腿。陈赓后来每提起此事,念念不忘两位医师的“救腿”之恩。
周医生相助拍摄“五卅”伤员
1925年5月30日,南京路上爆发“五卅惨案”,英国巡捕开枪打死打伤数人。惨案发生后,伤者被送入仁济医院救治。医院由公共租界巡捕昼夜轮流值班、严密把守,除医务人员外,一概不得入内,俨然成了一座监狱。然而,却有好几个人神不知鬼不觉地进了医院,将伤员的惨状用电影摄像机全部拍了下来。
原来当时设在闸北的友联影片公司导演陈铿然、摄影师刘亮禅、女演员徐琴芳三人出于义愤,乘坐用旧卡车改装的棚车,驶向南京路。几经周旋,终将南京路上屠杀现场的惨象悉数拍了下来。他们后又觉得屠杀现场的镜头还不够全面,便想到仁济医院病房拍摄伤员惨状。在工商学联合会帮助下,他们请仁济医院外科主任周医生帮忙。经过周密策划,三人乔装成医生、护士,推着换药用的四轮小车,在周医生带领下,走到二楼外科病房门口。值班巡捕见是熟悉的周医生带医护人员来换药,自然未起疑心。于是四人大摇大摆地进入病房,将受难同胞的惨状尽数拍了下来。后制成著名的电影纪录片《五卅怒潮》,成为“五卅惨案”中英方残杀中国人民的铁证。
老院长范关荣铸造仁济集团
1949年5月上海解放,百年老“院”——仁济医院获得了新生。1951年1月,医院董事会接受外籍董事辞职,并取消了不在中国的外籍董事资格,彻底割断了医院与英国教会的联系。1954年起,先后由李裕丰、王森、黄铭新、欧阳仁荣、曹学敏、朱明德出任院长。
20世纪60年代,黄铭新(右三)开展内科查房
图片来源:《上海市级专志·仁济医院志》
仁济医院曾多次改名。1966年10月在“除四旧”闹剧中,“仁济医院”被迫改名“工农兵医院”,后又改称“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1984年12月恢复原名。
20世纪60年代,医护人员在病房中向患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图片来源:《上海市级专志·仁济医院志》
1984年,仁济医院在经历两次更名后,恢复原名,举行挂牌仪式
图片来源:《上海市级专志·仁济医院志》
一百多年来,仁济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学科门类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新中国成立之后,仁济医院取得的许多临床医学成果,填补了我国医学的多项空白,如心脏二尖瓣狭窄分离术,使心脏手术从心外进入心内禁区;低温麻醉下心内直视肺动脉脉瓣切开术,是我国心内直视手术的开端;低温麻醉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则使低温直视心内手术上了新台阶;针刺麻醉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成功,更是我国的开创性医学成果。此外,国内首次成功施行的脾肾静脉吻合术、门腔静脉吻合分流术、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脾血回输新技术等,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1972年,世界首例针刺麻醉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现场
图片来源:《上海市级专志·仁济医院志》
1999年10月,仁济东院建成投入使用,从而摆脱了长期困扰医院发展的地域限制,医院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4亩扩大为145亩,床位数由原来的700张增加到1300张。医院与美国、德国、日本和港澳台等二十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学校医院,建立了交流和友好合作关系。2003年,时任院长范关荣亲任董事长的“仁济医疗管理公司”,相继托管了崇明中心医院、嘉定中心医院等10余所江、浙、沪二级医院,从而加快了仁济医疗集团的发展进程。
浦东仁济医院东院
2004年东院急诊部改造,2005年3.6万平方米的二期外科大楼投入使用。仁济医院以“能代表上海水平、体现现代化要求、设施先进、学科领先、服务优良、智能齐全”为目标,全面整合一、二、三期建设,逐步建设成为上海市综合性示范医院。
2009年2月28日,仁济医院南院奠基暨仁济医院南院门诊部落成庆典在闵行区浦江镇举行
图片来源:《上海市级专志·仁济医院志》
2009年8月3日,仁济医院北院综合病房楼桩基工程开工典礼举行
图片来源:《上海市级专志·仁济医院志》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曾得到龚静德、蔡佩芬、张兰芬、李劲等同志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文章选自2006年《上海滩》杂志第6期
编辑:石梦洁
审校:戴静怡
签发:吴一峻
来源:上海通志馆
我知道你在看哟~